- HOME--> Thought
-
Wu Jianmin: The Antarctic Treaty -- A Prescribed Road for Mankind in the 21st Century
Source:今日中国 Author:吴建民
不久前,我应邀去了一趟南极。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五六十个国家,但从来没有去过南极。我第一次对南极有点了解,那是在1972年至1977年,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多次参加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阿根廷、智利靠南极近,他们与会的代表曾经向我介绍过南极的情况。南极和北极不一样。北极没有陆地,只有冰雪;而南极则有陆地,面积很大,有1390万平方公里,生物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显然,南极对人类是十分重要的。
我这次去南极,乘坐的是“探险者”号船,主要去了南极半岛。在船上,有几位科学家向大家介绍南极的基本情况,很开眼界。我们在船上好几次看到了不同种类的鲸鱼自由自在地从船边游过去。我们还九次在科学家的陪同下,乘坐橡皮艇登陆南极大陆,看到了企鹅、海豹、海豚和各种海鸟在那里悠然自得地生活。
我们上岸时非常小心,陪同人员一再叮嘱我们,岸上没有厕所,我们登陆后只能看,只能拍照,但不能在那里留下任何带去的物品,更不能扔垃圾。我们不能从南极带走一草一木,甚至捡一块石头都不行,带走的只能是美好的回忆。我们对那里的动物不得有任何干扰,企鹅、海豹不怕人,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至少要保持五米的距离。
南极没有污染,空气好极了。那里的景色是独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和覆盖白雪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气候是颠倒的,我们这里是冬季,南半球则是夏季。南极冬季严寒,温度可以降到零下50、60度,而夏季温度可以升高到零上几度。我这次去,适逢南极的夏季。南极半岛的山峦起伏,有些地方是白雪皑皑,有些地方雪化了,露出了岩石。在中午的时候,有时能看到雪崩,雪崩时,像打雷一样,地动山摇。我们在勒梅尔海峡一处被称为“冰山坟墓”的地方,看到了海面上漂浮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冰山。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之精妙。
去南极最深的印象是,那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非常好。但是,船上的科学家和学者告诉我们,20世纪前半叶,南极曾经是大国激烈争夺的地方,有九个国家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人们在那里对鲸鱼、企鹅滥捕滥杀。我们在南极半岛的“海中海”港湾,看到了当年鲸鱼加工厂的废墟。那时,捕鲸的办法是先把鲸鱼打死,然后向鲸鱼体内充气,让它漂浮在海面上,并在鲸鱼的背上插上捕猎公司的旗帜,表明鲸鱼的归属。当年这里海面上曾一度漂浮着4000具鲸鱼的尸体,鲸鱼的血把海水都染红了,岛上的鲸鱼加工厂臭气熏天。
显然,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与上个世纪前半叶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南极洲被完好地保护了下来。出现这种局面,应当归功于《南极条约》。1958年,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倡议,12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六十多次会议,终于,于1959年12月1日,达成了《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重温《南极条约》的实践,以及后来的情况,今天的世界能够从中获取重要的启示。
首先,全人类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制定《南极条约》的时候,世界还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处于激烈的对抗和角逐之中。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条约的宗旨和原则明确规定: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与目标。《南极条约》的实践证明,全人类的利益能够把有不同诉求的国家联合到一起,而且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南极条约生效后,开始有效期是30年,1991年到期后,又延长了50年。有专家认为,《南极条约》的有效期会永远延长下去。
今天的世界,与冷战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的共同利益比过去大大增多了。冷战时期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更有条件做到。
第二,追求和平与倡导国际合作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南极条约》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南极条约》签订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南极始终是一片和平的乐土,这是多么地好啊!
人类的进步需要开放和国际合作,《南极条约》鼓励各国科学家在考察中相互合作。南极是地球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会有利于破解各种科学之谜,造福于全人类。条约规定,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这个规定,显然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领土主权争端,一时解决不了,冻结起来是一个好办法。在《南极条约》签订前,不少国家都对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诉求,相互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有的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历史告诉我们,领土主权的争端经常是引发战争的根源。《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并规定不得提出新的要求。冻结的办法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保证了南极的和平,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是相通的。
第四,环境保护太重要了。我是从雾霾严重的北京到南极去的,二者的反差太大了。北京雾霾严重时,空气让人窒息;而到了南极,你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没有污染,空气新鲜是多么地可贵啊!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人类的进步是前所未有的。但勿庸讳言,工业化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太多了,对环境的破坏太严重了,其后果是,人类已经并将继续为此付出健康与生命的代价。随着世界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正在成为人类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而南极拥有世界70%的淡水资源。这里的水是洁净的,没有受到污染。这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是多么重要!中央提出,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这不仅反映了公众的愿望,而且也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所必须的。
总之,南极的启示是21世纪的世界所亟需的,《南极条约》所指引的道路是21世纪人类所应当走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我们中央一再强调的,要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本文曾于2013年3月28日发表于《今日中国》)
The 2nd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On November 1~3, 2015, the 2nd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was held in Beijing Yanqi Lak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Zhang Gaoli, Vice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The 1st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On November 1~3, 2013, the 1st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was held in Beijing, which was cosponsored by China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Strategy (CIIDS), Chinese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CPIFA), and Berggruen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The 2nd U.S.-China Strategic Forum on Clean Energy CooperationWith the “Prospects for U.S.-China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next decade” as its theme, the forum dwell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U.S.-China cooperation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of coping with global challenges and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The China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ForumCo-initiated in April 2003 by renowned Chinese scientist Mr. Lu Yongxiang and influential political strategist Zhen Bijian, China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Forum was jointly hosted by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CA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