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
傅莹:透过新闻发布会看正风反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5-10-14我在全国人大的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发言人,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的前一天做新闻发布。
五年来,我的一个体会是,记者提问反映的是媒体背后的读者、听众们的关切,也就是老百姓的关切。在发布会的前期筹备工作中,我经常与新闻媒体进行座谈,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关心的问题做一个梳理。这五年,“正风反腐”一直在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列,而且没有国内外之别——无论国内媒体还是国际媒体,对这一话题都十分关心。因此,我在每年新闻发布会的准备过程中,都很重视对反腐败工作和相关立法进程的了解,认真回应记者和公众的关切。
从2013年到2017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至第五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一共回应了6位记者提出的关于正风反腐的问题。虽然话题年年相同,内容却是岁岁有别,因为这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波澜壮阔,每年都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仔细梳理这五年的记者提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反腐在人大”。外界通过这类问题想知道的是,人大如何面对系统内部的腐败问题。比如,在2014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从2013年揭露出来的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说起,关注的焦点是各级人大在加强清廉选举上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动作。
党中央以坚决的态度查处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以贿赂手段当选的人大代表资格被依法确认无效。这两起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给人以深刻的教训和警示。民主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如果人大代表选举出了问题,就破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必然影响我们整个政治制度的运行。因此必须把好代表“入口关”,这也是为什么人大敢于“家丑外扬”,以零容忍态度对待贿选和破坏选举的行为。
另一类我称之为“反腐与人大”。这一类问题关注的是人大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在2015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反腐败虽然打下很多“老虎”和“苍蝇”,在实现反腐标本兼治的制度建设方面如何进一步推进?
这两大类问题之间存在有机联系。首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有自己的分工与角色。“打铁还需自身硬”,人大要搞好自身建设,才有可能通过立法和监督在整个反腐败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再者,反腐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务就是在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的过程中,加强反腐败的内容并监督法律的执行,构建一个有利于廉政建设的法治环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的,“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是要落实中央提出来的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在反腐败的治本道路上积极发挥作用。
因此,这五次新闻发布会上,每每谈到反腐败问题,“制度建设”与“法律”一直是关键词,甚至可以说是我从人大的角度回应这方面提问的主线。一方面我们强调要及时制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狠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要求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来行使权力;另一方面,我们想传递给公众的关键信息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过去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包括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反洗钱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
去年底,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这些制度建设都是在反腐败治本方面所作的努力,着眼于对全体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编织起反腐败的“天罗地网”。
五年来,我见证并参与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一步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构筑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制度环境。对我个人而言,非常荣幸能从一个侧面记录和见证这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