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
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时间:2019-03-15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
一、认识“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您如何看待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张晓山:首先,要肯定“三农”工作的成就。
新时代“三农”工作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是党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8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060.95亿元,比2017年增加200亿元,增长23.2%,增量重点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并加大教育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中央基建投资等资金渠道向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2018年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
(二)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自2004年起,中国粮食产量12连增,近几年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粮食产量略有下降,但自2013年起,连续6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的水平。棉油糖肉禽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市场化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建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产品价格正在恢复其作为市场信号、调节市场供求的基本属性。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被激活,粮食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出现了回暖。部分农产品的无效供给减少了,有效供给增加了,主要农产品局部阶段性过剩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三)坚持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了探索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7年底,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推广地膜清洁生产技术;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及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发展趋向高质量。2018年,我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2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实现负增长,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超过300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
(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加快。
(五)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2018年,中央投入高达5400多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工程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试点县达到约1000个;“三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化;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通过了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目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三农”工作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须臾不可放松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在农村,希望在农村。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农民,世界最大的农民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直接导致工业生产的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也就没有坚实的底蕴。由于近些年来实施对“三农”的重点扶持政策,农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几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刺激了国内消费。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8%。可以预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进而促进农民的消费,为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做出巨大贡献,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市场大国。
(三)“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夯实全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中国目前大约有32900多个乡镇,58.6万个行政村,270多万个自然村,在乡镇和村落中生活着6亿多农民群众。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二、落实“三农”工作硬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应该如何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落实今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任务有哪些?
张晓山:首先,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从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力。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振兴。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的作用,要素总是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农业的弱质性需要政府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通过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教育培训,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力量。
(二)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公共服务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如果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要注重效率,那么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时就要注重公平和正义。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消除城乡社会事业二元结构上的调节功能,承担起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主体责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当前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就是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差大,这是广大农民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难事。要把农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重点,推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关部门将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宽带进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社保、养老等服务水平,在制度接轨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三)推动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绝不是仅仅农村的要素流向城市;城市的先进要素(资本、技术、管理)和优质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也要流向农村。农村不能加剧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乡村发展不能成为新的圈地热,不能成为资本的盛宴,乡村振兴的成果必须由农民共享。改变资源要素的配置应伴之以利益格局的相对均衡,让农民群众合法合理地分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应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在要素开放流动的农村产权格局下保障农民的权益。
其次,今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以下几个硬任务。
(一)2019年,脱贫攻坚仍是“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硬任务,要切实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
(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硬任务。目前,我国的粮食虽然趋向高质量发展,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2019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硬任务。要将粮食安全的基点放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着力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确保粮食生产潜能,确保急用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
(三)农民收入到2020年要翻一番。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广大,但农村消费水平偏低,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较低。只要农民收入能有较大增加,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就将发挥出来,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能有坚实的底蕴。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组成,增加农民收入要分类施策,尤其要注重补短板。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增长;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大有作为;农民增收最大的短板是财产性收入,增收潜力最大的也是这项收入。
(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现阶段,我国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与城市差距大,如厕难、环境脏、村容差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由点到面全面推开,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农村实际出发,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
三、深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是这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会议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请您谈一谈未来农村改革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
张晓山: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二是推进乡村治理机制改革,建立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要按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按照中央要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要在2019年底基本完成。这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基础的工作。要加大人力物力保障,严格执行政策,确保按时完成,得到农民认可,不留矛盾隐患。
(二)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守好底线。要重点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有效途径。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下乡返乡创新创业等,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
(三)学习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深入推进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四)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真正落实政策举措,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的农业农村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