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

臧峰宇
来源: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19-07-18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促进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倡导平等与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为人类开启更美好的文化前景。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相互映现、碰撞与融通的过程中塑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光谱。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种文明形态,历史上各具特色的文明因人们交往和合作而共同塑造、彼此构成。发源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都以不同形式体现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图景。人类文明交往需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借鉴融通,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态度互学互鉴,在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促进时代进步。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方式并促进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应具有世界历史眼界,更好地把握人类文化交往的未来趋势。不同文化在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都是主体性存在,不同文化主体休戚与共,人类的未来命运处于相互构成的境遇中。所以,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包容互惠、开放创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才能在不同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增进共识,进而创造新文化、塑造新文明。

在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图景中,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完全拒斥其他文化而独立存在,文明冲突与观念碰撞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文化异化的代价,形成文化借鉴与融合的自觉。所以,应维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各种文明存在的价值,使各有千秋的文化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对立。要摒弃唯我独尊、自我封闭的文化心理,摒弃试图同化和取代其他文化的意识,不要陷入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文化境地。只有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明观念,才能把握世界各地“以文化人”的历史进程,才能把握世界各地“文以载道”的历史经验,才能理解世界文明的共同性及其百花齐放的绚烂景观,从而形成促进今日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观念。

多样性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共同体的变迁,历史上各种共同体存在形式的变迁都体现为一种文化变迁。伴随着自然共同体、奴隶制共同体、封建共同体、货币共同体出现的都是反映这种共同体的实际样态并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式。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批判共同体的古典形式和现代形式的过程中提出的“真正的共同体”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体现了高远的文化境界。实现共同体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应着眼于人类未来的命运,实现文化融合与再生,形成文化合力,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并非要放弃任何文化主体的存在形式,而是要激活文化的主体间性。既坚持文化独立的自主性,把握每种文化独特的历史、形式和潜能,将文化视为生命有机体;又要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往视为文化发展常态,将文化对话与融合视为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应当看到,不同文化的交往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实践经验与思想观念的交流,这种交往不仅有助于增进了解,而且有助于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的地球村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和现实交汇,东方和西方对话,就要在观念创新中形成文化合力。

强调共同体的文化合力,是因为当今复杂的全球问题并非任何单一的文化所能够解决的,而科学昌明时代的很多新问题一出现就带有面向人类的共同特征。汇聚多样性文化的合力,必须消解单向度文化逻辑。应当看到,“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是一种陈旧的文化发展与传播形式,是强势文化试图取代弱势文化,或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对方的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形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首先要有构建新型共同体的文化自觉,要有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世界意识。正是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人们合理理解文化差异,认识到文化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文化,不仅因为它有独特的魅力而无可取代,而且因为它能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中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历史证明,越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就越是具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就越会成为文化发展的典范。

今天,我们遇到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文化交流与冲突也日益多样化。我们必须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观念,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理解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合理把握各种文明的差异及其间对话与合作的机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承认和尊重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精华,在彼此理解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合力,才能真正解决当今时代共同的文化问题,在塑造人类未来命运的期冀中铸就共同体的文化根基。

(作者:臧峰宇,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