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
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来源:理论视野发布时间:2019-11-19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探索和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可以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于世界分享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既有现代化的共性,又有中国化的特性,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的最大成果。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承担的现代化使命及其同世界的关系来看,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是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证明了它是一条能够引领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而又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而又减少西方现代化弊端的道路,而且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文明,是融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文明元素的人类文明最新成果。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说是“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借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但又没有照抄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毫无疑问,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认真地学习和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我们从来没有否定过这一点。但是,学习借鉴的目的不是要搞资本主义,而是要为我所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也从来没有隐瞒过这一点。
国际社会近几年有一种舆论,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成功不是社会主义的成功,而是资本主义的成功。这种说法,不仅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而且完全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搞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那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段历史时期。现在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着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保障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等作用。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确实十分重视发挥“资本”的作用,但是,这种“资本”和“劳动”“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一样,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资本”和“资本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形式。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借鉴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形式,但又有中国自己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由党来统筹协调的。中国共产党既不是人民代表大会那样的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政府那样的权力执行机关,同样也不是西方政党那样仅仅代表一部分人(part)的政党,而是除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新型政党。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代表人民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党支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包括制定监管市场秩序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权利,党依靠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来发展国民经济。中国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秘密或最大特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究其实质,不是别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文明元素
如前所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探索和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与此相联系,创立了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有三大文明元素:一是社会主义,二是现代化,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独特历史和独特实践造就的。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中得来的。”[1]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融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文明元素的人类文明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一再要求我们回答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问题: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2] 这是习近平在2013年1月5日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在这个重要讲话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和宝贵经验。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社会主义探索的关系。习近平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4] 他在党的十八大后主持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专题研讨班上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和经验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和论述了这一重大问题。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说:“宣传阐述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 这个问题,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时就已经提出,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了上面这段话。
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哪里来的,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大文明元素,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文明成果,或者说,是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世界范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三、中国道路创造了可以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于世界分享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了那些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化一条道路。也就是说,中国不仅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而且成功地引领中国快速地向现代化的宏大目标挺进,创造了一系列可以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于世界分享的宝贵经验。
我们知道,70年前的中国,5.4亿人口,GDP总量123亿美元,人均23美元。70年后的中国(2018年数据),13.9亿人口,GDP总量13.6万亿美元,人均9630美元。经过70年发展,中国尽管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但经济总量之大尤其是增长速度之快引人注目。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所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开辟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有40多年时间;从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算起,达60多年时间;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算起,长达70年时间。在进行这样长期探索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甚至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概括地说,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的制度设计,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另一类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积累的可以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的经验。后者至少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懂得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不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确定发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制定了分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实现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发展的实惠,有最美好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防止在发展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片面性。
第五,中国共产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人民群众劳动致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给“双创”提供条件。
第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把“致富”和“脱贫”结合起来,帮助七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并在全国建立了最低收入社会保障制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七,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注意克服自由放任型市场经济的弊端。
第八,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不犯大的错误,更不犯颠覆性的错误。
第九,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注意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第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既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
这十个方面经验,针对的都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问题或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解决这些问题或难题中形成的这些经验十分珍贵,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分享。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说绝不是要别国照抄照搬我们的经验。我们看到过有的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制度而导致别的国家社会动荡,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决不能学。我们吃过照抄照搬别国经验的苦头,我们同样不希望别的国家重犯这样的错误。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决定了什么力量也压不垮中国、拖不住中国的后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经受了一系列严峻的斗争和考验,现在还在经受新的严峻斗争和考验。这些斗争和考验,同样体现了这一现代化道路对于世界今天和明天发展的意义。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国家之一,全球格外关注中国。其中一个关注点,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会不会在美国的打压下因此受挫。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和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遥遥领先,只有苏联、日本和今天的中国在经济规模上接近过美国。对于苏联,美国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大规模推进军备竞赛和实施和平演变等举措,把苏联搞垮。对于盟友日本,美国也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它屈服,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现在,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63%。美国再次大打出手,从贸易摩擦开始,在关税、高科技企业、全球产业链、汇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方面打压,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实现自己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但是,中国既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各种打压下实现已经确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首先,中国有应对打压的坚实基础。经过70年努力,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拥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体系,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国家。中国的贸易伙伴有23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
提出来后我国和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而且,经过近几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已经从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到消费拉动为主,对外依存度已经大大减少。特别是,中国有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包括近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大市场。贸易战绝对打不垮中国。
其次,中国有克服短板的基础条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要治好“颈椎病”即突破那些“卡脖子”的技术;二要治好“心脏病”即中高端科技发展中还存在的“缺芯少基”问题。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拥有近4000万工程师队伍,每年还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和海归留学生充实这支“希望之星”队伍;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5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中国研发支出可望占GDP比重2.5%。只要看一看近几年我们在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上的突飞猛进,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后劲。
再次,中国有自己的制度优势和特殊战斗力。我们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低,制造业总量大但多数尚处于中低端,要应对高端竞争确实有难度。但是,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善于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能力。特别是中国人不仅聪明、勤奋,还有爱国心,每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更加奋发图强。
最后,最重要的是,中国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正如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总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经验时深刻地指出的:“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6] 我们同时也知道,我们讲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讲的是“应然性”。在没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前,中国人民曾经是一盘散沙。在中国共产党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主心骨、领导者和组织者后,中国人民才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政治保证。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全国政权前,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又会诱使干部用来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比战争年代更重视党的建设,更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自我革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还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特别是科学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国家组织能力、危机化解能力,并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是中国共产党这种兼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领导力、执政力,激发、维系和保障了中国最广大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经常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这一切也证明,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既有现代化的共性,又有中国化的特性,这一巨大优势决定了什么力量也压不垮中国、拖不住中国的后腿。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最好启示。
注释
[1] 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2][3][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页;第8页;第22页;第155~156页。
[6]《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9年1月1日。
(作者为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