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黄仁伟:抗疫期间,如何做好对外传播?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0-02-20

2月18日,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黄仁伟接受文汇报连线采访时指出,目前的疫情是突发性事件,是非常时期,既需要及时发声,又和常规的对外传播有所不同。我们要展现出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这个全球抗疫的第一线,用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同控制疫情的现状。这样的事实,足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尊重。

记者

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对外传播中,我们注意到大概有这么几个层次:首先是元首外交,习近平主席和各国元首包括特朗普总统在内的通话;其次是王毅国务委员等高官出面放声;第三是我们驻各国大使、驻外央媒不断在当地媒体发声;第四,是大量在海外的华人及团体用自媒体方式传播。

您怎么看疫情发生以来,阶段性发声对中国对外形象的影响?

黄仁伟

目前的疫情是突发性事件,是非常时期,既需要及时发声,又和常规的对外传播有所不同。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我们要多介绍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这个全球抗疫的第一线,用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用全国人民的共同克制来控制疫情,90%以上民众都“宅”在家中,不出国不外出,只为了同一个目标——控制疫情。这样的事实,足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尊重。

第二,要尽量用国际社会的共同语言,让外界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一部分主流媒体、政界商界人士都发表了支持和同情中国的言论。我们要仔细研究他们关心哪些内容,如何按照他们的逻辑、话语体系来展示中国的抗疫形象。用人性化语言来描述这场与病毒的搏斗。

我有一个微信群,是世界各地的汉学家组成。他们都很关心中国的疫情,与我们及时交流各自国内的信息。他们最关心的是新增病例人数是增还是减,疫情何时会结束。对于我们网上流传的各种小道消息和官员追责等问题,这些“中国通”们并不热衷于打听。反而是中国在如此危急时刻,人们还可以随意发表各种看法,外国朋友都感慨“中国社会非常民主,言论很自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充分发挥视频对外传播和新闻服务的重要平台作用,紧密配合总台各相关节目中心及驻外机构,广泛与国际媒体开展合作,多语种、多渠道、全天候发布由总台制作的疫情防控报道,及时介绍疫情防控进展。

第三,在一定场合下,我们不应回避前期的认识不足和应对有误。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别国人民走弯路,促进全球共同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的传播。这些经验教训包括“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包括强力应对措施等。

记者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大概也可以分几个层面,一是截至2月14日,已有160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专门发函致电、发视频表示坚定支持;二是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有实际援助到达;三是柬埔寨首相洪森改变行程在2月5日到访中国;四是各国民众的支持。

您觉得这些关切对中国的朋友圈起到怎样的作用?

黄仁伟

对于世界各国的反应我们要有所区分和认知。

首先,确实大部分国家是对中国抗疫持同情和支持态度,给予人道主义问候和实际物质援助。这反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人性,还是以善的一面为主。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国家都表现出友善言行,既增强了与中国的友谊,也是在帮助本国。

其次,我们也不必把疫情中的各国表现加以政治划线。各国依据本国的疫情防控能力作出不同反应,或快或慢,或紧或松。比如朝鲜第一个关闭边境,实际上对中国并无坏处。又如,日本对“钻石公主”号的3700多人采取在船隔离,体现了“早隔离”的有效性,和我们武汉封城措施有相似之处。

再次,有些国家政要发表不友好的言论,有些媒体煽风点火,既是他们的一贯态度,也可能是某些政客临时赶风头,制造假民意。我们要淡定从容面对这些过激言论,在举国战疫之际,不要化很多精力去“打嘴仗”,这些负面舆论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改变我们抗击疫情的进程。即使个别政要无理取闹,只会在国际社会暴露他们的本质,我们也无需用网络语言进行反击。换个角度看,我们越是冷静,越能获得国际社会大多数的同情。

记者

所有对外沟通中,最重要也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中国与世卫组织的互动。世卫组织在1月30日宣布了中国疫情为“构成全球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上周末,世卫组织专家全部到达中国;同时,世卫组织在慕尼黑会议期间发起了400多人与会的“新冠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会上也呼吁要加强全球合作,获取“集体知识、智慧和经验”;除此外也多次反驳那些抹黑中国的言论。

这在近年来的中国外交中并不多见,您怎么研判它对一直存在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黄仁伟

世卫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技术上、专业上对疫情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世卫定性宣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建议各国不要阻断人员和贸易往来,但是并没有执行权。世卫组织总干事数次肯定中国政府和人民抗疫的巨大努力,但是一些国家的偏见和过份做法依然故我。在埃博拉疫情发生时也有如此情况。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到中国的一线观察、掌握疫情、进行科研,主要目的是把中国的对策、检疫手段、有效措施学到手,便于向全球其他国家推广。中国和世卫组织配合得很默契,从信息到技术都显示了最大的透明,这本身就是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一个很好机会。中国学者这次在慕尼黑会议上介绍中国的具体防疫做法,世卫组织非常感兴趣,与会者也觉得闻所未闻,很新鲜。可见,开放透明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实践中的重要进展,有助于中国在该领域提升国际话语权。

我们主张由世卫组织组建的国际专家团队,而非单独国家的专家团队,这体现了中国一贯维护全球治理的多边主义,维护现存国际秩序,反对单边主义。

记者

原来每年3月底4月初召开博鳌论坛,今年和欧洲也有不少重要的双边论坛要举办。您认为,在防疫形势下,这些主场外交活动会否受影响?

黄仁伟

根据不完全梳理,原定3月底有欧盟领导人来华会晤,还有博鳌论坛;4月中旬有“17+1”中国和中东欧会议;5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10月在昆明举行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11月有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这些主场外交的筹备工作还在进行。

目前,全国两会已经被提请延后召开,这些主场外交峰会估计也会调整,或取消,或延期,或缩小规模,或改变地点等等。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的方法。中国外交将以特殊的智慧,与时俱进,拓宽路径,更加灵活主动,实现疫情背景下的新突破。

记者

大家必然都很关心邻国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救灾物资诗词和“钻石公主”号尤其触动了“一衣带水”和“唇亡齿寒”之感。7月下旬日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去年G20会议期间,国家领导人也原则接受出访日本。

防疫期间种种官方、民间的互动对中日关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对东亚局势和地区局势会有什么影响?

黄仁伟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和日本都搬不走,这次日本朝野上下的举动充分体现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扩大到亚洲,更真切体现了“亚洲命运共同体”。即使美国对日本指手画脚,也不能改变中日近邻关系的感同身受,因此,日本的奥运会,中国一定会鼎力相助。

早有“奥运东亚时间”之说,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2020年日本东京夏奥会、2022年中国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接连六年办奥运,本来就是亚洲盛事,是促进亚洲地区合作的机遇。现在出现疫情,亚洲国家更要相互支持,这是促进亚洲一体化机制的好机遇。

同时,亚洲国家不仅仅因为疫情传播才需要团结,相互经济联系的主题就是紧密相关的产业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几天前在对该国民众做防疫讲话中,就提醒新加坡的经济形势直接受中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因为中国是地区经济核心。所以,我认为,这次疫情让亚洲各国更真切地体会到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存在,唯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才能抱团取暖,渡过难关,迎接疫情的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