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朱民:以十倍努力,把疫情之后的经济反弹做成一个强劲反弹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0-02-26

2月22日,国创会副会长、IMF前副总裁朱民通过央视频、腾讯财经等平台做了一场题为《战胜疫情,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的线上讲座,就202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新形势做出分析。

朱民副会长表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严重的,反弹也是必然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反弹做成一个强劲反弹,这样才能完成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为中国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打下一个好的起点。

同时,把疫情放在一个大的宏观叙事中,继续改革开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化和智能化,我们有信心,让中国经济在高的起点走向高收入的阶段。

国创会副会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以下是讲座节选——(根据直播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

1、深刻理解疫情的经济影响,10倍努力推动经济反弹

“这是一个很大、很新的变化”

把这次和非典的宏观背景对比来看,我们会发现整个经济的周期和外部环境是完全不一样。2003年处于全球性的上升周期,中国也在上升周期中。所以,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政府启动政策后能够有一个非常迅速的经济反弹。然而,在今天的环境下,这会变得相对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整个周期是不一样。

与此同时,也看到在这次疫情中,科技方面,如网络、云、人工智能、5G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疫情发生和非典不一样,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全社会(个人、企业、行业)数字化已有一定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了对疫情的信息传递,对疫情的防控。

基于强大网络和各种科技手段加持,互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对科研检测、信息服务、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甚至捐赠等,都极大提升了本次疫情防控的效率。同时,在疫情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营如生活服务、在线医疗和办公学习等,也因为数字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态,例如线上教育大概增长了300%。

这是一个很大、很新的变化。

从我们观察到的数据和情况来看,疫情恢复后,我们会走上很大规模的新数字化和智能化过程。这对整个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以及对长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争分夺秒,疫情和复工两手抓”

那么从现在来看,当前复工需要政府支持的是什么?

基于上万企业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尽快恢复物流最主要,贷款和金融服务为第二,占37.2%。还有给企业灵活性,不要强制推迟或者提前复工时间,让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复工;减免税费,特别是对所得税、收入税等的减免;更加灵活的用工政策,因为有些地方回不来,有些地方的人又多了,像阿里出现借用员工的事件,很有意思一个创举;人口流动政策、减免社保也很重要。

我们在推动反弹的时候,其实需要一系列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政策。在今天这个情况下,供给侧的改革,总供给的政策,而且是结构化、细致的政策,又会变得特别重要。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无论是金融的力度,流动性支持和贷款支持,还是财政的税费支持,海关的出口支持,商业部门的物流支持等,已经出台了很多。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地,会有一个过程,它要到省到市,就需要全面打通。

所以从企业层面来看,感觉最强烈的还是要尽快恢复物流,资金、减税等政策措施迅速到位,给企业灵活性和自主性,让企业能迅速的复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政策已经很多,下一步,政策的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2、2020,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高收入阶段”

疫情是影响当今中国经济很重要的方面,但我们更要把现在的疫情和抗疫放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之中——那就是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高收入阶段。

从根本和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更为重要和重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以需要我们把整个事情放到大背景之中。

大的背景就是中国正在走向高收入阶段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样本中取了一些国家做一个分析,发现从3000美金走到1万美金,通常都花18年的时间。

我们取得一直有代表性的国家做样板,可以看到18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点上就开始分化。一组国家和地区,比如说韩国,比如说我们的台湾省,它人均的GDP就逐渐往上走,进入了高收入阶段。但是也有一组国家,比如说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则长时间停滞在1万美金。

到达1万美金以后,这些国家在三四十年间,人均GDP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一个人类经济史上特别需要反思的、深刻的现象。在这个节点上,中国要走向高收入的阶段就变得特别重要。

应该承认,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人均GDP。

我把新兴国家作为一个组,用美国的GDP做标准,用新兴国家的人均GDP占美国的比重,看能不能追赶。所谓追赶,就是要一个标杆,要不断的提高。你在增长的时候别人也在增长。所以你每年增长百分之几不重要,因为如果别人也在增长的话,你还是落在后面。

这也是为什么前面看到的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没有增长的很重要原因,它的增长速度超不上去,超过标杆。

到达1万美金以后,朝1万美金往上走,也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突破点在哪里?”

看了世界各个地方的数据,我们发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全世界的经济结构都是一样的——整个农业的就业水平在下降,农业增加值、GDP的比重也都在下降、直线下降。工业先上升后下降,制造业的附加增加值、产值也是先上升后下降。整体不断上升的只有服务业。

进一步把经济看成结构的话,就可以发现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在不断减少,工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熟以后开始下降,服务业一直延续上升。所以发展服务业特别重要。

中国同样沿着结构走,和世界发展的结构完全一样,也在走一条“农业不断下降,工业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不断上升”这样一个典型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移和调整的过程。

但是,我们再进一步看,发现很有趣。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达到52%,工业的比重下降到40%左右的时候,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服务业,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130%,也就是说工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服务业的30%,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以中国的情况来说,中国服务业在不断扩张,沿着世界这一转型的结果走,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从45%左右涨到了54%左右,涨了10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的服务业还会继续上升,但是如果劳动生产力不提高的话,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的GDP的服务业,也会丢掉0.3个百分点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去就变成必然。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在挑战面前,结构的转移是必然的,那么怎么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很关键。

我们把服务业分为市场化的服务业,如金融、酒店等;非市场化的服务业,如教育、医疗等,会发现服务业市场化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高的,非市场化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所以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演变成怎么提高非市场化劳动生产率。

在中国人均1万美元时,把中国和发达国家走过的轨迹相比,市场化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的基本趋势还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服务业只要有竞争,就还是有劳动生产率。

我们的金融业劳动生产率并不低,商业还很高,这是因为电子化,给了我们未来一个很大的信息。与此同时,我们的信息产业服务业、商务的服务业都几乎没有,还很落后。我们的教育和医疗的劳动生产率也低。顺便说一下,美国教育的劳动生产率也很低,它投入很高,学生考试的成绩质量很差。

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事情就变成我们怎么样能够进一步改革开放,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提高非市场化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3、改革开放+数字化智能化,迎接新经济的未来

在宏大的叙事之中,我们怎样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向高收入阶段。

改革开放和数字化智能化,两条腿走路,两个轮子迎接新经济的到来。

“第一条腿:继续改革和开放”

一是服务业内外开放。持续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

二是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三是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产生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四是医疗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支持社会办医院,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五是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六是金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这个是一系列、大规模的开放。我也是经历了我国的改革开放40年,这是我看到我们对外开放和改革市场化的一次最大且全面的政策,力度也是最大的一次。

总体来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推进了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有序开放;推动了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快开放了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互联网、商贸物流等领域开放,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清理各类歧视性规定,完善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医疗、教育、幼儿、托幼、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的政策。

所以这是一次力度非常大的开放。

为了什么?加强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中国走向高收入阶段。

“第二条腿:数字化智能化”

国务院制定了三个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一步,2017年到2020年同步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做了很多分析和调查,觉得已经达到这个目标。第二步,2020年到2025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最近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的前20家排名。大家可以看到,在20家排名里,美国是8家,包括微软、谷歌。中国是7家,包括百度、大疆、商汤、旷视、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

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只有一家,英国也是一家,瑞士一家。全球20家,中国占有7家,这是了不得的事啊。

我们再看一眼,这张表中,还没有把阿里和腾讯算进去。这两家在产品上不算人工智能企业,但阿里和腾讯的人工智能非常强。美国把谷歌和脸书放上去了,我们再加上阿里和腾讯,实力可想而知。从这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在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企业范围内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人工智能的普及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但因为我是个经济学家,我想的是规模,想的是宏观效应——宏观层面,人工智能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在我们想宏观意义的时候,5G出现了。

5G改变了人工智能的规模概念。

5G有几个特殊点:一是带宽,二是连接。一个平方公里从10万到100万,可以输送目前所有,几乎是一个毫微秒的低延时。这就使得无人机、智能医疗、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都成为可能。

5G人工智能场景下,我们第一次观测到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融合和打通。而且在这个过程里可以不要人的干预,因为一切都在云上,由人工智能进行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有了这一条,中国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就有了基础。

所以5G的规模就成为了问题。

棕色的是4G的基站铺设,一个基站完成大概要花5年的时间。中国现在是370万个4G的基站,占全球4G基站的51%左右,中国是全球的一个最主要的4G国家。

计划从今年开始大规模的推广5G(灰色),发展也是5年的期间。但是疫情时期科技的发力,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个5G的基础设施的发力阶段——大规模的5G基础设施投资。把5年的周期,提前做成一个3年的周期,既有宏观投资的经济推动作用,也有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发展作用,一举两得。

加快5G的基础设施,今年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有了5G以后,下一步做什么?

5G是社会、是产业、是企业,所以下一步是物联网——物联网变成了下一步的最主要的产业性、宏观性的基础设施。

工信部从2015年开始发布物联网的文件,2019年开始密集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云、互联网管理等等。2020年明确的目标,我们要完成IPv6的改造。在今年年底,中国IPv6的数字可以超过美国。

10个跨产业的平台,然后培育30万个工业APP,这个基础设施上去,企业的数字化改造的基础就形成。

2020年上5G、上物联网,我觉得是国家推动科技发展,国家拉动经济反弹和经济恢复的重中之重。2020年金融的恢复打科技战,这个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点。其中,包括了工业互联网、专业设备、产业链、设备上云,最关键的是企业推动、探索成熟的商业模式变得特别重要。

5G+AI,我们可以判断基本上可以方方面面改变所有的产业。在5G+AI下,三大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音识别和语音识别处理,以及包括5G的网络效应、物联网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延续第一阶段的讨论——抗疫会引发中国新一轮的数字化高潮。

一是,以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将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要部分,新一代数字技术则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利器。数字政府,在疫情防治和应急管理视角下总结提炼数字政府。

二是,地方社会治理和数字化的最佳实践,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各地各级政府在反应迅速、行动力度、方式方法上各有差异。后续随着疫情防控的发展,各地应对疫情的治理模式以及对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模式的差异,必将影响到后续整个国家数字治理体系的建设。

三是,城市精细化治理。本次疫情也是对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的测评,让城市宏观决策和街道、社区微观精细化治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刚需。城市大脑沉淀的诸多产品将有更多机会。

四是,数字社区。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本轮疫情应对中,通过线上信息登记、每日健康追踪打卡、社区疫情线索即时举报等,支付宝小程序、钉钉物业管理端等开展了初步尝试,后续数字社区建设有望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加速。

同时,不得不承认,疫情引发了新一轮的数字化商业。2003年的SARS让众多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了网购,我看本次疫情让更多社会成员接受和习惯在线学习、在线办公、在线问诊和远程会诊等。

一是从物资应急供应到数字化物流供应。

二是生活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本地生活服务填补了城市生活服务“真空”。提高“吃饭难”“购物难”的效率和体验。

三是在线医疗、在线问诊和O2O送药,能够快速满足公众需求,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四是在线办公学习,互联网远程办公技术解决全国在家办公和学习的协同需求,支持2亿人在家办公。即时通讯、文档协作、任务管理、设计管理成为远程办公4大类“刚需”软件。

五是在线教育“在线课堂”功能免费开放给全国大中小学使用,并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储存空间容量不限。

六是在线销售,从车到房。

七是企业在线数字化和居民在线数字化消费的高潮正在到来。

所以这和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也要面向现实,中国发展科技的实际是需求端好、体量大、产品丰富,弱点是供给端的发展不平衡,应用层领先但基础层还是薄弱。但是我们有领先优势,比如计算机视觉、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现在都在赶上。

所以以领先的来带动良好的需求端,自下而上,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和场景来推动科研的发展。这是人工智能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科学发展的新路径。那么中国会有很好的实践,这也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4、结论

我们刚才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是疫情的经济影响;第二是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的主要的挑战——结构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是我们的政策两条腿走路。

结论:

第一,“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2020年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第二,充分发挥在抗疫情过程中激发的反弹力、活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2020年经济强劲反弹。

第三,政府需要结构性、积极的配套措施支持,发挥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争分夺秒,完成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

第四,我们能打赢抗疫之战,我们也能打赢经济之战。

第五,我们把疫情放在一个大的宏观叙事中,继续改革开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化和智能化,让中国经济在高的起点走向高收入的阶段,我们对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