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总结经验成果、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

钟发亮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发布时间:2020-03-27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作用发挥积极有力,为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及时总结疫情防控信息化经验成果,加快补齐疫情防控信息化短板弱项,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巩固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筑牢更加坚实的支撑基础。

信息化的科学高效运用,在大考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劲往一处使”,科学高效运用各级各类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迅速构建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体系,实现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交通、生产、建设等方面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第一时间迅速驰援湖北武汉,中央财政研究拨付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统筹调配到位,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时间就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方舱医院迅速扭转局面实现“床等人”目标,部分企业通过科学调度实现高效率转型生产以有效缓解防疫物资紧缺形势,中央、省、市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同步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并实时通报疫情信息,全国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火速下沉社区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战“疫”期间,疫情防控信息化的科学高效运用,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效确保了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模式、中国力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此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信息化的全面多点发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疫情防控,信息化在各领域全面多点发力,起到了积极明显、扎实有力的支撑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治理效能。如:助力支撑宣传引导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科学把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报刊杂志等线上线下各式各类信息公开平台,持续及时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等权威信息,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和防护专业知识,教育引导民众自觉抵制谣言谣传、自我科学健身防护、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营造了积极良好、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环境。助力支撑决策施策方面,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卫健委、工信、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积极加强信息联动,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媒体等各种信息化现代技术,构建了公路、铁路、民航、通讯、医疗等疫情相关方多源数据监测、交换、汇聚、反馈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发展进行实时跟踪、重点筛查、有效预测,有力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总体上实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助力支撑广泛监督方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其推广使用,为充分实现广泛民主监督提供了便捷化、多样化的技术条件,推动使时时处处监督、事事人人监督成为一种新常态和一项新机制。此次战“疫”中,广大民众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监督,在防止各式各类失职失责和违纪违法问题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民主监督作用,助力确保了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实践证明,信息化服务疫情防控工作,不仅涉及领域宽广,而且支撑成效显著。

及时总结疫情防控信息化经验成果,丰富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实践内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中,我们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媒体等信息化技术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如:社区治理信息化实践方面,各基层社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大数据+APP”信息化平台,利用航班车次信息、电话漫游行程记录等人员通行通讯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捕捉有疫区接触史的海量人员信息,再由社区工作者根据捕获信息进行拉网式摸排,同时辅以社区群网上问卷调查和楼宇微信群、QQ群每家每户去向接龙等信息化工作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维度线上排查。此外,拓展对接线上家庭医生“零接触”式问诊、心理咨询疏导、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代购等信息化APP平台,引导支持社区居民疫情防控期间居家自我隔离防护以及开展线上学习交流等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构建了“大数据+APP”的社区治理信息化工作机制。教育治理信息化实践方面,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延期开学期间,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点播、网络教学直播和线上即时沟通软件等信息化资源平台,积极搭建云课堂,形成了特殊时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互联网+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模式。交通治理信息化实践方面,基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我们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了适当严格的交通出行临时管控措施,但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等信息化综合手段,有关部门及时开发并推出了“个人通信大数据动态行程卡”“电子健康码”等信息化APP平台,用于作为个人健康出行管控的科学依据凭证,有效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诸如此类的疫情防控信息化成功经验做法还有不少,亟需我们及时加以认真梳理和科学总结。

加快补齐疫情防控信息化短板弱项,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的综合能力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已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压力加大。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慎终如始、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在及时总结前一阶段疫情防控信息化经验成果的同时,加快补齐当前疫情防控信息化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如:要加大信息化数据的共享力度。要进一步统筹加强人口、健康、物资供给、区域需求、交通运输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的对接共享,通过加大信息化数据的共享力度,着力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治理能力,同时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加充分便捷的信息化数据支撑。要拓展信息化平台的融合深度。在疫情防控前一阶段,有关部门开发并利用信息化APP平台,初步搭建了多层次的大数据防疫系统,也为疫情防控后期安全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各级各类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缺乏顶层科学设计规划、系统功能作用较为乏力,甚至出现部分信息化平台之间互不兼容的尴尬情况。因此,统筹推动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既是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提高信息化内容的安全程度。要采取更加高标准、更加严要求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把握好个人隐私信息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与风险防控需求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科学统筹推进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基础和安全保障等各方面信息化工作,持续完善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全社会信息化意识,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环境。

实践证明,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种新型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成为疫情防控等非常时期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超级武器和制胜法宝,而且将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发挥出更加积极重要作用。我们要科学总结信息化发展经验,积极破解信息化发展难题,加快补齐信息化发展短板,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巩固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让信息化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作者为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