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
王有强:从“两个人进门”来看社会治理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0-07-232020年7月12日,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第一期)成功召开。八位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苏世民书院前院长王有强以结构性的案例来研究文化在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他以“两个人进门”为模型,讨论了资源配置以及抗疫的集体合作所涉及的学习、适应、预期、环境、合作的机制,进而讨论个体与集体、规制与文化、稳定与变迁的三个关系,从而思考如何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寻求人类行为模式对于环境的反应。
全文如下:(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仅供参考)
文化在国家治理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这当然是很大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历史、理论等角度讲很多,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通过一个结构化的案例与大家交流。我说的结构化案例,是具有一般意义的,同时又不是非常抽象。
我们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必须从理论、实践方面探讨治理的创新。这些案例来自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专业术语叫复杂性。刚才邓小南教授讲“大道至简”,我也尝试在这些复杂性中,思考提炼出“大道”,请大家指教。
文化一定与人有关,如果所有人都一样,这个问题就简单,但也没什么发展了,所以一定有多样性。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多样性。从可操作性来讲,我们就研究两个人,用最简单的方式研究这个问题。从学术的视角,给他设计一个场景:两人进门。这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经历。这个门可以是旋转的,也可以说是推的,反正它的宽度有限,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这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门是资源,在使用这个资源时,一次通过一个人,达到它的有效配置。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可以选择先走,也可以选择后走,这是个体的决策。把它结构化,会出现四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两个人都先走,那么谁都进不去;第二种情形,两个人都很谦让,谁都没有进,这时门作为一个资源就浪费了;第三种情形,甲先乙后,两个人都进了门,这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过对于甲、乙而言是有区别的;第四种情形,甲后乙先,具体类似于第三种情形。那么后面两种情形,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资源是有效配置的,但对于个人而言,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四种非常结构化的情形,对于社会的治理,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哪些什么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学理问题呢?我总结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四种情形哪一种是理想的?我们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从治理的宏观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哪一种情形是理想的?这个“理想”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什么是理想?只有先定义清楚“理想”这两个字在这种情景下的内涵,我们才能去说哪一种情形是理想的。
第二个问题,如何去评价理想情形下的结果?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个理想情形下产生的结果,又怎么去评价这个结果?这个评价当然不是从简单的当事者的角度,而是从一个社会的角度。
第三个问题,如何实现理想的情形?我们要设计一个机制,相当于咱们现在说的制度建设,要有一个制度来保障,一种我们都有共识的理想情形有序的实现,这个有序很重要。我认为我们能够从这三个学理问题的层面深入研究这个结构性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都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
那么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个门在什么地方?北边还是南边,东边还是西边,城市还是农村,这个情景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考虑治理问题时必须要实事求是。甲和乙又是什么身份呢?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我把这些统称为情景因素。这就是从实践的角度往刚才的结构性案例增加复杂性。增加什么呢?我们可以考虑三个维度:一是地点,就是这个门在哪。是在学校?在医院?还是在商场?这是不一样的概念;二是时间,是上班?下班?还是上学?这也是不一样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讲的治理问题时空的重要性。三是人员,甲、乙的年龄,他们的需要,他们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这在现实问题中,都很重要,这就是情景因素的复杂性。
再把刚才这个问题进一步抽象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我们的文明,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所以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我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关系。比如,单就戴不戴口罩而言,这是一个个体行为,但在特定的情景下,它很可能上升为一个群体行为,关乎到文化的认同度。那么怎么去思考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关系这个关键性问题呢?我把它总结为10个字,这10个字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里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我们必须理清楚这样10个字5个词的逻辑关系。
第一个词: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一本书、一篇文章的学习,而是个体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这是学习。
第二个词:适应,个体通过学习,收集各种信息,接受特定的对他思考的反应。基于这种反应,作为个体怎样去适应这样一种状态。虽然我们现在可以用疫情这个特殊情节来思考,但常态下人的行为也遵循这样的逻辑。
第三个词,预期,个体适应后,开始思考预期,这个预期对他的行为而言,就是做一个决策。预期的影响因素很多,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同的文化,大家得到的预期就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的预期,反过来又会影响一个大的场景。然后,大家开始反思,他对这个文化、这个场景的理解是否准确,之后他再调整,就是我们专业术语讲的非线性的动态适应过程。
第四个词,环境,除了刚才讲到的门、地点、时间、人的身份外,还有更大的社会环境,都会对前面说到的学习、适应、预期产生影响。比如刚才绍光老师讲到的联邦和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大的环境,他们显然对我们作为个体到群体,都产生很大影响。
最后一个词,合作,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我们都希望他从学习出发,经过适应,经过对自己的预期,在一个环境下实现我们的所期待的合作。这个合作的内涵对个体、群体而言都是最有效、最有序的实现状态。
当然我想跟大家一起讨论的,就是这个逻辑中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文化,还有其他的因素么?是什么呢?通过研究,我就把它总结为递进的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个体与集体。个体从学习出发,经过适应,经过预期,在一个环境下自我调整,最后实现合作。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从个体到集体的一种实现状态。发挥个体主动性,最后达到集体希望的合作状态。但在这个逻辑的当中,你可以想象我们每个个体的多样性,以及怎样通过个体的学习,最终达到集体的合作。
第二,规制与文化。上述逻辑中,规制与文化的作用非常重要,从制度角度讲,它需要做到有效,让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去看到他的学习,他的适应,他的预期,以及他对环境的反应,能够更加有效的去调整个体的学习行为,最后有效的实现我们所期待的集体合作。我们从研究、从实践方面应该不断的探索,来实现规制与文化的互补作用。
第三,稳定与变迁,稳定非常重要,但不要一成不变,要以螺旋循环的方式,从学习、到适应、到预期,到环境,到合作,既有稳定,也有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才可以说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