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重新振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而又大无畏的“赶考”精神

李君如评《一场对中国制度的大考》:理论实践结合总结抗疫胜利经验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1-01-29

202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策划并组织编撰《一场对中国制度的大考》,从中国战“疫”视角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思考和总结。

常务副会长李君如发表书评指出,这次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已经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现在需要我们进一步做的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这场抗疫斗争进行深入的总结。而这本书正是对这场战“疫”进行的深刻、宏观、生动、辩证的总结。

以下是书评全文。

“云峦穿越过,极目楚江舒。大地依然绿,尤惊世界殊。”这是我疫后第一次去武汉出差时,在飞抵江城上空俯视云下山水时,感慨万千而写下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次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已经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现在需要我们进一步做的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这场抗疫斗争进行深入的总结。令人高兴的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所著的《一场对中国制度的大考》(外文出版社),进行了这样的总结。

这本书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深刻性

这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国抗疫斗争经验进行总结的好书,从“制度”视角对中国抗疫斗争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这场疫情早已超越一般的公共卫生事件,而是政党政府社会联动、经济政治文化联动、内政外交国防联动的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对此,我们确实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加以观察和总结。然而,无论从医疗卫生工作特别是疾病防治工作的视角去总结,还是从社会动员和组织的视角去总结,都会聚焦于我们的国家制度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场疫情斗争中显现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防控疫情指导方针及其内在的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力、动员力、组织力展现出来的,是通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来的。可以说,从国家制度层面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角度总结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经验,更能够深刻地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宏观性

本书以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实践为主线,但又不局限于国内的抗疫斗争,而以全球抗疫为大背景来总结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经验,具有宏大的国际视野。如果把这场斗争比作一场大考,世界各国都进入了这个考场。这也是这本书强调“大考”的原因。但是,这本书在讲“大考”时,重点讲的是对我们自己制度的“大考”,而不是刻意去评论人家的制度。这本书的国际视野,主要体现在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主张,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这种大视野,展现的正是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民族的宽广胸襟和宏大气度。

三、生动性

本书在全面展示党中央和人民群众、“最美逆行者”和科技人员、军队和地方等各个方面的风采以及信息化和法治化、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经验的时候,既有学理的分析及其体现的逻辑力量,更有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及其涌动的情感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学者,字里行间表现出了青年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坚定信心。

四、辩证性

本书既指出这场“大考”彰显了中国制度的合法性、人民性和有效性等独特优越性,又指出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还要完善和发展;既指出全球联防联控疫情彰显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又指出要准备应对层出不穷的严峻挑战。全书从“历史性的‘赶考’和中国共产党”开卷,到“中国考出了好成绩,但考试还没有结束”收尾,强调“战斗正未有穷期,赶考亦未有穷期”,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深邃思想。

 

【关于本书

【简 介】

本书以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通过再现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抗疫图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全书共分八章,以郑必坚会长在建党95周年发表的《历史性赶考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做代序,从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棋、军民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信息公开、依法治疫、经济、国际合作等八个角度,揭示了在内外考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刚性和韧性的特点和优点。并进一步提出,面对疫灾之后的世界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本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除中文版本外,还将同步翻译成英、法、德、西、日、俄、阿文等多语种版本,于今年下半年与世界多国读者见面。

2020年6月,本书入选中宣部办公厅“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

【编委会】

总顾问:郑必坚

主 编:李君如

顾 问:徐伟新、朱民、邬书林、陈晋

执行主编:王博永

副主编:冯炜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史小今、牟卫民、李猛、陈晓鹏、胡洋、徐实、徐庆超、谢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