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六:“走班制”的德育基础
编者按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实成为教育界必须思考的课题。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德育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涵;德育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是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德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我们将分六期连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关于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的系列论文,本期为系列论文之六:《“走班制”的德育基础》。
立德树人的逻辑是可操作的, 它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有人认为,由于与高考的关系,高中教育是最难实施素质教育的阶段。而我更愿意说, 高中是最能够证明立德树人逻辑的教育阶段。正是因为高中教育中德育与智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尖锐,所以立德树人逻辑在高中教育中的实践也最有说服力。目前,高中阶段改革中实施的“走班制”及其基本条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走班制”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它指的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个定义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等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和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走班制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在不断完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高中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选择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以及进一步完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都非常有意义。
走班制的意义和价值无可非议,而走班制的基础与条件也同样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高中学生在参与走班制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准备?或者说,什么样的高中生才能够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呢?这是关系到走班制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条件。
关键条件之一是高中生的自我认同。简单地说,这种自我认同就是高中生对自己人格特征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识,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可,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我是怎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
第三,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
质言之,高中生只有比较适当地实现了这种自我认同,特别是对自己的特性、潜能以及特长、优势等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充分参与走班制教学模式, 才能够真正在走班制提供的各种课程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形成自己的课程组合和学习方式,进而有效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充分展开自己的潜能和优势。缺乏这种自我认同的发展与实现,走班制的实施效果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高中教育之所以能够实施走班制,正是由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之一,就是这样一种自我认同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E.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学生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他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感觉和实际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他们经常能够评判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将自己的这些个性与他人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彼此之间的不同;同时,他们在现实中常常能够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仅与他人不一样,而且自己本身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差异,由此他们逐渐看到了自己的独立性。为此,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提出,青年主要是这样一个阶段,由或多或少的危机所决定的个体身份认同或自我理解的发展。丹麦教育学家克努兹·伊列雷斯也同样认为,尽管青年期的教育会以一种有着特定科目内容的教育面貌出现, 但是所有从十二三岁左右开始的青年期教育,其导向是高度朝向身份认同的形成,并且只能够据此来加以理解。但客观地说,高中生德育过程中的这种自我认同,也是当前高中教育和德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从当前的实际来看,由于各种比较复杂的因素,包括对高中生发展过程中这种自我认同实现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高中生实现自我认同指导方法的欠缺,许多高中生的自我认同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1],青少年在自我认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大概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过早闭合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样的青少年或许从未经历过自我发展中的同一性危机。因为,这类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往往不是自己的一种选择,而是根据父母的选择而实现,或者就是遵从父母的安排,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同一性。他们对自己发展方向的承诺, 包括对自己优势与特长的认识,并不是自己经过反思和比较作出的, 而往往是反映了父母和其他权威人士的看法,因而不能体现出真正的自我评价。所以,有专家认为这只是一种虚假的自我认同。一旦在不能得到父母和有关权威人士的指导和帮助而面临各种新的环境和挑战时,自己常常不能有效地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危机和困难。这种青少年在学校常常表现出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以及对父母的唯命是从。当然,这种类型的高中生在走班制中的选择也是盲目的。
第二种是所谓的迷失型。这种状态的青少年既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意向,也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作出任何承诺。按照有些专家的看法,这种类型的青少年或者是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时采取了逃避的方式,或者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和问题。所以,这些青少年在青春期结束时,可能不能够取得任何发展中的进步。即使他们也会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危机和压力,但他们往往无法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 由于他们在同一性上出现迷失的现象,所以他们对现实中的各种要求和自己的发展也缺乏明确的评价。这样的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往往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从众现象,而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无疑,这些高中生在走班制提供的发展机会与空间里也常常是迷茫的。
第三种叫作延缓型。应该说, 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经开始考虑“我是谁”的问题,进而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理想信念进行思考和选择。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这些青少年往往还不能比较及时地对他所面临的各种可能性作出必要的选择,也不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任何确切的承诺。所以,这些青少年正处在同一性危机之中,也正在尝试着进行各种选择。这样的青少年在学校的表现非常复杂,而且经常是比较矛盾和有差异的,当然,他们也是非常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学生。可以认为, 这样的高中生在走班制育人模式里是非常痛苦的,甚至会产生某种焦虑。
第四种是获得型。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经达到了同一性发展的正常水平,即反映出一种同一性的获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青少年作出了比较自觉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理想信念的决定。而且,这样的青少年所达到的同一性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反思所作出的,是一种自主和自由的决定,而且也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真实本性和发自内心的承诺。显然,只有这样的高中生才能真正适应走班制改革,使自己从中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机会。
不难发现,自我认同的实现, 以及高中生在实现个体自我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等等, 正是高中德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正如前面第二篇文章所说明的那样,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自律性。而自我认同正是自律的重要基础。所以,高中生道德发展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发展和形成一种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高中德育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高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需求与高中学校学科教育之间并不十分协调。从现实角度说,高中生自我认同的需求与学科学习之间,或者说,这种自我认同与高中学校学科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之间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关系导致了很多问题,包括高中生学习成绩的问题,甚至是高中生厌学的问题,等等。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学校和教育系统主要是处理学科学习,而在最广泛含义上的身份认同才是青年人所关注的东西,因此,青年人多多少少不太情愿地对科目要求作出反应,其中大多数人是被迫去关注这些科目要求。而且,按照克努兹·伊列雷斯的说法,高中学校(学术性中学)可以被视为这种冲突的典型战场。必须说明的是,高中生自我认同的发展与他们的学科学习之间并不是矛盾和冲突的。大量事实表明,高中教育中的德育,以及对高中生初步实现自我认同的指导与帮助,在协调和解决高中学生发展内在矛盾中具有主导地位和作用,而且,自我认同的不断实现是对他们未来终身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发展。正如克努兹·伊列雷斯所说的那样,“今天,青年人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为他们自己找方向,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跟上所有一切,而不是在错误的东西上浪费他们的生命”。这也就充分说明,德育就是实施走班制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之一。
(此文已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