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3-09-27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近日在《当代中国与世界》撰文,结合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维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基本特点和实现路径。


全文如下:


既要坚守国情特点又要引领时代潮流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发展目标


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史上,甚至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超越时空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同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理念新构想。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踔厉奋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基本特点和实现路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华民族拥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悠久历史,创立了博大精深、绵延至今的独特文明。但是,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以后,异常复杂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国防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中国落伍于时代,隔绝于世界,因积贫积弱而任人宰割,因愚钝落后而被动挨打的问题日见凸显。因此,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步,在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实现现代化发展和飞跃,始终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和不懈追求。但由于世界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险恶多变,中国与外部世界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状态,中国社会本身也缺乏先进的领导力量,中华民族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努力一再受挫。


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是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把实现民族解放、消灭贫穷落后、推动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以繁荣富强的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早在1944年8月,正在为民族民主革命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就曾明确表示:“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时,毛泽东又将“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由此可见,通过革命斗争实现社会解放,最终建立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新中国,带领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选择。


1949年3月,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全党必须用极大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会后不久,毛泽东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与国际形势,为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总方针。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工作状况。为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被确定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1951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总方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国家,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头等大事。


1953年,随着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并开始实施,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庄严宣告:“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安邦立国的第一部总章程。毛泽东主席在主持制定这部宪法时特别强调:“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化和机械化。


当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毛泽东主席在开幕词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目标,就是“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最具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后来,毛泽东曾联系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因为发展滞后而屡遭外部势力欺侮压迫的苦难历史,语重心长地表示:中国发展壮大后,“我们真正独立起来,把自己的国家搞好了,就可以少受一点气。”无需讳言,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让中国人民挺起脊梁,扬眉吐气,不仅是毛泽东本人,同时也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夙愿与初心。


正是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构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为组织新生活、建设新国家而奋斗的战略目标和首要任务。


这时,新中国成立伊始,饱受战争摧残、到处断壁颓垣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百事待举。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经济基础的薄弱性、科技发展的滞后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因此,毛泽东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正在开始改变面貌的落后国家,要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需要几十年,需要各方面帮助,首先需要和平环境”“我们要继续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后来,他又多次说过:“这是一个长时期的工作,不能在短期内完成”“我们需要和平环境,需要朋友。”不言而喻,和平立国、和平兴国,坚持和平发展之路,这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制定的不可动摇的基本方针。


为了应对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周边形势,新中国于1954年同印度、缅甸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这“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当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时,特别加写这样一段话:“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争取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使它们更加发展,以有利于世界的持久和平,也就有利于我国的建设。”“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


众所周知,当时东西方冷战格局已经形成,对新中国和平建设的主要威胁来自于美国和西方,但毛泽东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争取和创造和平环境的大战略出发,坚持主张“和平为上”。他明确表示,只要西方国家愿意,中国愿意合作,“愿意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美国愿意,中美可以“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间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他还极富远见地郑重预言,为了和平和建设的利益,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总有一天会做到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就已经特别重视超越社会制度差异,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利中国经济文化建设问题。毛泽东多次强调国与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重要意义,强调“各个民族都有特点和长处可以学习”,强调各民族应该交流彼此的长处,他多次指出:中国要改变面貌,“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有现代文化的国家”,就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尤其要实行“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和平友好,文化交流。”1956年,他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曾经开诚布公地表示:“我们愿意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学习,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在当年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还专门阐述了“向外国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要学。”针对当时党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办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他旗帜鲜明地告诫全党全社会: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就是在几十年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


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全党群情振奋,全国欢欣鼓舞,国际社会为之瞩目。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中国的国内情况日益复杂,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面临诸多困难,196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任务未能实现。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和平立国、和平共处、和平建设、和平发展的基本方针,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争取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激情与意愿始终未泯。


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中国内外形势愈加复杂、中国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关头举行的。周恩来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重申了他于1964年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两步走”设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一次纳入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


1978年10月,中国改革开放在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者的邓小平,对来华访问的一位西方领导人表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帮助,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发展的起点,但“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好的传统必须保留”“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这段话极其精辟地阐明了既要基于本国国情、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借鉴外部世界发展经验、在对外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大前提条件下,牢牢把握既考虑本国国情,又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战略主动,以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规模和速度,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新理念。他坚定地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当年12月,他形象地将中国式现代化具象化为“小康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以此为依据,科学地制定了20世纪末中国实现小康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000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绘制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同时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领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200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建设大格局。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的宏伟蓝图。大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这样的总体设计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同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联系在一起。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他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就在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构想,同时开启了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和衷共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一带一路”新型合作引领世界融合发展、推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的伟大实践。在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世界进一步拥抱中国的良性互动中,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与人类文明进程五光十色的历史性演进,愈加紧密地交融到一起。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指出: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时,中国要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会将“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确定为“三大历史任务”,号召全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决议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现代化建设的示范效应举世瞩目。中国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统一、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联系、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了物质技术条件日臻完备、政治社会基石相得益彰的历史新征程。


202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4万亿元,人均DP已达81000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已达18.5%,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和谷物产量,也已稳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城镇化率达到64.7%。随着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中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从安全、国防和对外关系方面看,中国共产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中国共产党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和军事战略方针,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后十年来,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稳步推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司法体制改革,更加坚实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全部纳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的积极转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总而言之,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4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成果和经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充满活力的新机制和新动能。未来10余年至21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在新起点上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是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种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本国特色”。其基本特点,集中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对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和提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战略构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要实行“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到十年,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要在改革开放持续迈出新步伐的基础上,使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使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得到再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开放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整个法治体系的现代化,进一步彰显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智慧与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建设性引领性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艰巨复杂、任重道远。中国不会因为强调自身现代化的国情特征,忽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中国也不会因为强化中国体制与道路的固有优势,弱化甚至停止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换言之,独善其身、封闭运行、闭关锁国,永远不可能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当前,国际关系总体走势非常复杂和严峻。美国等西方国家为阻止中国和平崛起,在贸易、科技、金融领域大搞脱钩、断链和断供,在外交、安全和军事领域对中国极限施压,破坏经济全球化、破坏全球治理的霸权主义行径有增无减。中国人民争取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绝对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一方面视国家安全为民族复兴之根,视社会稳定为国家强盛之本,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中国将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实践,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巨大挑战,通过广泛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消减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做出独特贡献。


面对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改变、世界格局反复重组、变革与动荡相互叠加的百年大变局,全心全意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将继续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和战略耐心。在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充分准备的同时,中国仍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创造有利于本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客观环境,仍将挖掘和利用各种有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潜力和可能。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不会动摇,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基本国策不会走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与合作性,将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创新、道路制度创新、治理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展开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合作,将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释放更多的政治和经济红利。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动发展,首先是与周边国家的联动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中华民族与整个世界的融合发展,将出现新的局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负责共同担当原则,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新发展倡议和新安全倡议,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更需要对外科技交流,更需要深化内外科技合作。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之邦。作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必将更加积极地推动本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协作,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国要通过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打造并保持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做到上述这一切,到21世纪中叶,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阶段的宏伟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届时,中国作为综合国力持续走强、国际影响力明显领先的现代化强国,完全可以为全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样板和范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华民族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不可估量的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就是要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就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永远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就是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和战略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引领时代变革大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推动各国人民共赴美好未来。